当前位置: 首页>>行业新闻

不干胶贴标机的维护和保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?

返回列表查看手机网址来源:鹏飞包装 发布日期:2025-07-25 14:04:27 浏览:

  一、日常清洁:避免污染影响贴标质量

  日常生产后需及时清洁设备,防止残留标签、油污、粉尘堆积导致故障或贴标偏差:

  1. 关键部件清洁

  标签路径清洁:每日清理标签卷轴、剥标板、牵引轮上的残留标签碎屑(可用软毛刷或压缩空气吹扫),避免碎屑卷入导致标签输送卡顿或撕裂。

  贴标机构清洁:用蘸有中性清洁剂(如食品级洗洁精)的抹布擦拭贴标头、压标轮、抚平轮,去除表面油污(尤其生产油性产品时,需重点清洁防油污残留),确保标签贴合无气泡。

  输送带清洁:清理输送带表面的污渍、水渍(可用干布擦拭),检查输送带缝隙是否卡有异物(如瓶身碎片),避免输送时瓶子倾斜影响定位。

  2. 环境清洁

  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,避免粉尘、水汽过多(尤其在食品、医药车间,需配合车间整体卫生管理,定期用消毒水擦拭设备外表面)。

  二、定期部件检查:及时发现磨损与松动

  需制定每日、每周、每月检查计划,重点关注易损耗、高负荷运行的部件:

  1. 每日检查(生产前 / 后)

  传动系统:检查输送带松紧度(用手按压输送带,下沉量≤10mm 为宜),若松动需调节张紧轮;查看输送带是否跑偏,及时调整导向轮位置。

  定位装置:检查光电传感器(如瓶身检测、标签检测传感器)是否清洁、对准(可用酒精棉擦拭感应头),确保无遮挡、无误触发(如空瓶时能准确识别并停机)。

  标签供应系统:检查标签卷轴固定是否牢固,标签导向杆是否顺畅,避免标签在输送中歪斜、起皱。

  2. 每周检查

  贴标精度相关部件:检查剥标板边缘是否磨损(若有毛刺会导致标签剥离不顺畅),压标轮、抚平轮是否有裂纹或变形(磨损严重需及时更换,避免贴标歪斜、气泡)。

  紧固件检查:逐一检查设备各连接部位的螺丝、螺母(如机架、贴标头、电机固定螺丝),防止松动导致部件移位(尤其高速运行的设备,需重点加固)。

  3. 每月检查

  核心动力部件:检查伺服电机、减速器运行时是否有异常噪音、过热(表面温度≤60℃),若出现异响或过热,可能是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足,需联系售后排查。

  电气系统:检查电线、电缆是否有破损、老化,接线端子是否松动(可用绝缘螺丝刀加固),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导致设备停机。

  三、润滑保养:减少部件磨损延长寿命

  设备的传动、转动部件需定期润滑,避免干摩擦导致过度磨损:

  1. 润滑部位与周期

  传动齿轮 / 链条:每月用专用齿轮油或链条油(根据设备说明书推荐型号)润滑,涂抹后运转设备 1-2 分钟,确保润滑油均匀分布,避免过量堆积吸附粉尘。

  轴承与轴套:对输送带轴承、导向轮轴套等转动部件,每季度加注锂基润滑脂(食品级车间需用食品级润滑脂),防止生锈卡滞。

  气动元件:若设备含气动系统(如气缸驱动贴标头),需每周检查气源处理器(油水分离器),排放冷凝水,每月给气动三联件加注气动润滑油,确保气缸动作顺畅无卡顿。

  2. 润滑禁忌

  避免用机油、黄油等非专用润滑剂接触标签路径或食品接触区域,防止污染产品;

  润滑后需擦去多余油脂,防止粉尘附着形成油泥堵塞部件。

  四、标签与耗材适配:减少设备损耗

  不合理的标签或耗材会加剧设备磨损,保养需结合耗材特性优化:

  1. 标签质量控制

  避免使用边缘毛糙、厚度不均的标签(易导致剥标困难、划伤剥标板),标签底纸需有足够韧性(防止断裂卷入设备)。

  更换标签规格时,需同步调整标签导向杆、剥标板位置,确保标签输送路径顺畅,避免强行拉扯导致部件变形。

  2. 耗材安装规范

  安装标签卷轴时,需确保卷轴与设备轴心对齐(偏差≤1mm),避免运转时晃动导致标签偏移;

  使用标准规格的标签纸芯(如 3 英寸、6 英寸),避免非标准纸芯导致卷轴固定不稳。

  五、电气系统维护:保障安全与稳定运行

  电气部件是设备的 “神经中枢”,需重点防范短路、老化等风险:

  1. 电路检查与防护

  定期检查配电箱内空气开关、继电器是否正常(无跳闸、无烧灼痕迹),用干布清洁配电箱内灰尘,避免粉尘堆积导致短路。

  设备接地必须牢固(接地电阻≤4Ω),尤其在潮湿环境中,需每月检测接地有效性,防止漏电伤人或设备故障。

  2. 控制系统保养

  触摸屏、操作面板需避免硬物划伤,每日用软布擦拭表面污渍;定期检查控制程序是否正常(如参数保存是否稳定),避免误操作修改关键参数(可设置密码保护)。

  若设备长期停用(超过 1 周),需每周通电 1 次(运行 30 分钟),防止电容老化、电机受潮。

  六、故障预防与应急处理

  建立故障记录与预防机制,减少突发停机影响:

  1. 常见故障预防

  贴标歪斜:定期校准光电传感器定位,检查压标轮压力是否均匀(可通过调节弹簧松紧度平衡压力);

  标签断带 / 漏贴:确保标签底纸张力均匀,更换标签时检查底纸是否有预裂痕迹,避免使用过期标签(胶层老化易粘连);

  设备异响:立即停机检查,可能是部件松动、轴承缺油或异物卡入,禁止带故障运行。

  2. 易损件备用与更换

  提前储备常用易损件(如输送带、压标轮、光电传感器、密封圈),明确更换周期(如输送带每 6-12 个月更换一次,根据生产强度调整);

  更换部件时需使用原厂或同规格配件(如伺服电机编码器、气缸型号需匹配),避免非适配部件导致二次损坏。

  七、专业维护与培训

  定期专业检修:每年邀请供应商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修(如校准伺服电机精度、检测电气系统安全性),及时发现隐性故障。

  操作人员培训:确保操作人员掌握基础保养技能(如日常清洁、润滑、简单故障排查)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(如违规调整高速运行中的部件)。

  总结:维护保养核心原则

  不干胶贴标机的维护保养需遵循 “清洁及时、检查定期、润滑到位、耗材适配” 的原则,通过日常细致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率,确保贴标精度稳定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同时,建立维护记录台账(记录清洁、检查、更换部件的时间与情况),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,避免 “重使用、轻保养” 导致的高额维修成本。


没有了!